

【今日导读】全球贸易格局确实正在改变,而且速度之快前所未见。一个超级大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已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彻底颠覆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旧联盟逐渐退场,新联盟迅速涌现。
全球贸易正经历现代史上一次尤为重大的变革:旧有边界正在消失,全球经济版图在我们眼前重绘。是什么促使多年来都未达成共识的国家与贸易联盟突然坐到谈判桌前?答案要从华盛顿寻找。
唐纳德 · 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推出一系列关税政策。这不仅引发经济震荡,更向全球发出切实的警示信号。各国开始紧急寻找新市场,并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影响很快显现。短短数月内,欧盟同南美的南方共同市场,还有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签署了三项重大贸易协定,与印度的协定预计在年底敲定。
在欧盟采取行动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在中断十年后,印度重启与新西兰的谈判。南方共同市场不仅与欧盟达成协议,还恢复与加拿大的对话。阿联酋展现出惊人的外交活力,单日便与马来西亚、肯尼亚和新西兰签署了三项双边协定。
"两年前这还是美好梦想,如今正成为寻常之举。"英国哈格曼全球战略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安东尼 · 哈格曼表示,"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一场严峻的压力测试,而且必须承认它正设法挺过去。在高度的不确定性面前,各国证明它们有能力开展合作。"
因此,美国的保护主义不仅是一个破坏者,也是一剂催化剂。它迫使全球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头号买家突然消失,该如何应对?
"美国仅占欧盟贸易总额的 17%。"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欧盟委员马罗什 · 谢夫乔维奇近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考虑其余的 83%。"他的这番话已成为某种欧洲新战略的宣言:以多元化应对外部风险。
耐人寻味的是,那些立场最坚定的国家也在发生转变。传统上对自由贸易持谨慎态度的印度,突然展现出灵活性。多年来因担忧本国农民利益而阻挠欧盟 - 南方共同市场协定的法国,如今似乎也愿意妥协。
"我们正见证一种转变:从意识形态分歧转向务实解决方案。"哈格曼全球战略研究所专家表示,"这是全球经济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正学会通过对话而非对抗来适应形势。"
然而,不应期待新协定能立即产生效果。据路透社报道,此类协定下的关税减免往往需要五至十年时间逐步落实。与此同时,当前的关税已对民众的财务状况形成冲击。
"不能认为贸易协定能‘药到病除’。"该机构专家解释道,"它们更像是为新建筑打的地基。建造新建筑需要时间,但显然不打好地基,稳固耐久的建筑就无从谈起。"
短期内,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损失恐怕难以弥补。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的分析师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冲击欧盟出口,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的 0.2% 至 0.3%。新协定将带来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无法完全弥补损失。
但这些协定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在美国日益忽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推行单边解决方案之际,区域和双边联盟拥有了特殊的政治影响力。
然而,"全球其他国家"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如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桑德尔 · 托尔杜瓦尔所指出的,其中多数参与者如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均拥有贸易顺差。换句话说,它们需要的是买家,而非卖家。而曾占全球贸易逆差近一半的美国,正在实质上退出市场。"欧洲必须刺激内需,否则将面临停滞风险。"托尔杜瓦尔警告说。
哈格曼全球战略研究所则从另一角度看待此事:"刺激内需并非挑战,而是机遇。欧盟在绿色技术、数字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这有望成为不受外部政治动荡影响的增长引擎。"
全球贸易格局确实正在改变,而且速度之快前所未见。一个超级大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已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彻底颠覆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旧联盟逐渐退场,新联盟迅速涌现。
现在谈论赢家与输家还为时过早。"全球其他国家"能否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取代正在退出的最大进口国,答案将在未来数年内浮现。
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全球贸易围绕两三个巨头运转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更加碎片化、但或许更为公平的世界。
本文由欧洲《现代外交》网站 10 月 16 日发表,原题为《贸易联盟新时代:全球经济版图正如何改变又因何而变》。
微信审核 | 陈向阳
内容编审 | 张伊宇 李琦
微信编辑 | 董磊
上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