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有一种名叫虾米的夏季限定美食深受食客喜爱,这种虾米是用米浆制成,在水中时似虾在游动,再配上酸水和特制辣椒搅拌一起,入口丝滑酸爽冰凉,清凉解暑。
入夏以后,家住印江自治县朗溪镇朗溪村的黄艳、田爱斌夫妇便忙碌起来。每天午时过后食客便从四方汇集而来,只为来上一口冰凉地道的虾米去去暑气。
淘洗粘米。王东摄
虾米冰凉,秘方全出在手艺上。大米作为制作虾米的主要食材,要做出形状与口感兼顾,选料不可马虎,选用上乘全粘米是第一步。黄艳说,“我们做虾米这种米,要选粘一点的,做出来才光滑成形。”
一斤大米可做三碗米虾,按照比例和每天销量,黄艳需在前一天将所需的大米称好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低于三小时。浸泡好的粘米在高速飞转的磨浆机研磨下变成了白色米浆,这时便要开始制作虾米所用的关键食材——石灰水。
展开剩余65%锅中水烧开,将研磨成粉的石灰按比例加入开水进行搅拌,米浆下锅后便倒入石灰水。黄艳说,“做虾米下灰是最关键的,下灰下多了就辣嘴,下少了不成型。”
磨浆机研磨浸泡好的粘米。
熊熊火焰燃烧下,锅中米浆开始变得黏稠粘锅,此时需要不停地搅拌,防止米浆粘锅变糊,这是做虾米最累的一个环节。经过半小时的搅拌熬制,纯白色米浆变成了浅黄绿色,且锅中米浆表皮变得发亮,这时米浆熬熟了,打来一盆凉水,高温的米浆通过特制漏斗,在水中快速冷却定型,像在水中游动的虾米。
晌午时分,气温回升,食客也开始向摊位聚集,一碗虾米里加入冰酸水、特制辣椒和炒黄豆等配料,食客们便可食用了。
朗溪虾米。
食客田露瑶说,“就我们这朗溪虾米在热天的时候都会来吃上两碗,吃在嘴里都是冰冰凉凉的,很解暑、很好吃。”
黄艳介绍道,自己做虾米已有27个年头,一碗虾米,价格也从27年前的5角一碗变成了现在5元一碗,人气起来后,销量翻了10倍,特别天晴的时候,一天要磨五六十斤米,买五六百碗。
食客正在吃虾米。
而朗溪虾米,也成为当地地域专属美食,在虾米经济带动下,周边已有5家专门从事虾米和农产品销售,带动周边商贩、菜农增收,小虾米逐渐抱团成连锁产业。(文/图 田林、王东)
发布于:北京市上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